媒体看开大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看开大

解放日报:30年跟踪调查:性成熟持续“前倾”,性行为“滞后释放”,男生性体验比例超女生一倍

解放日报供稿2019-05-31设置


  青少年呈现性生理成熟持续“前倾”,性心理日益开放、包容度提升,性行为发生率有所增加等发展特征。

  在日本,全国青少年性行为调查每6年实施一次,至今48年来已做8次;照此经验,我国相关调查30年来也已进行了4次,揭示出中国特大城市青少年发育状况及青春期教育现状。31日,作为这项跟踪性大调查的主要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上海开放大学客座教授杨雄研究员披露了其中聚焦“北上广”样本的核心数据,并与日方专家一起进行了对比解读。

【中国高中学业与高考压力或推后性体验】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先后于1989年、1999年、2004年分别开展了三次全国问卷调查,就此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此次,上海社科院课题组,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在一线、二线、三线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最新的第四次大调查。借鉴日本同类问卷,采集1万份15-24岁青少年样本,并集中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涵盖性意识、性行为、性知识和性教育等方面。

  “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在上海开大的儿童发展与青春期家庭教育国际研讨会中,杨雄向中日韩美等国同行介绍,新的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性生理成熟持续“前倾”【如上表】:这30年来,中国男生的性成熟年龄从14.43岁提前到13.03岁,而女生则从13.38岁提前到12.21岁。值得肯定的是,多数青少年对“性”持正面评价:性心理日益开放、包容度也有所提升……

  据调查,中国青少年“恋爱”经历日益普遍【如上表】。在初中,12.6%的男生与8.7%的女生有恋爱体验;在高中,48.9%的男生与38.1%的女生有恋爱体验;而在大学,两个比例更加接近,男生为58.7%,女生为52.8%。

  与之具有“关联”但又有所“脱节”的是,调查发现:青少年性行为存在“滞后释放”现象【如上表】。就性交体验比例而言,高中男生和女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3.3%和4.6%;大学男、女生的这一比例则分别为19.5%和8.7%。可以发现,男生性体验的比例均大大高过女生,超过至少一倍。杨雄认为,中国高中学业与高考压力可能推后了性体验的经历,但由于问卷均由受访者本人填写,受到话题设置的敏感因素影响,可能实际比例比调研结果更高。

【日本年轻人性行为今后仍趋于消极化】

  在日本,第八次青少年性行为全国调查于2017年6月到12月进行,样本涉及全国24个地区,包括5个大城市、16个中型城市、3个町村,共抽取了86所大中学校的12925名学生。在分析方法上,一方面是按学龄和性別分别对其约会、接吻、性交的经验比率以及对性感兴趣的比率进行比较,了解日本青少年性行为的时代变迁;另一方面按出生年代的性行为累积率进行比较,了解90年代、00年代等不同年代出生的青少年性行为发展过程。

  从中,日本武蔵大学副教授林雄亮发现,总体上,接受调查群体的性行为显示“消极化”,2017年结果表明:性行为的体验率降低至20到30年之前的水准,而2000年以后出生的女生在十来岁就发生性行为的比率却有所增加。同时,性行为的性别差异扩大,比如200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在约会、接吻、性交的体验率上女生均高于男生。性心理方面,对性开始感兴趣的时期出现滞后现象。因此,有人指出日本青少年的“草食化”(即对恋爱和性不感兴趣)现象正在加剧,但也在年龄和性别等结构上趋于复杂化。

  日本活水女子大学教授石川由香里也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在没有获得充分的学历和安定的收入之前,称不上“成人”,也不可有性行为;女生的这种经济自立意识引起的回避性行为倾向,在高中阶段就有显现。同时,大学生性行为体验比例低下的背景,不仅仅是对经济能力的重视,还有爱情规范意识的影响作用。调查发现:如果青少年在初次性行为时没有感受到爱,之后会选择疏远与对方的性关系。“可见,在爱情与性之间,青少年更看重爱情。”据此可以预测:如果重视爱情规范和经济能力的意识进一步持续,日本年轻人的性行为今后仍然趋于消极化。

【对性教育家校讳言最好“无师自通”?】

  作为上海家庭教育研究学会副会长,杨雄20年前做博士论文时,就以性教育为主题。但20年后,他发现仍有学校领导以及老师等对性教育十分讳言,有人甚至认为性教育最好“无师自通”。他说,其实自己小时候,也“偷看”过《生理卫生》这样的教科书,结果小心脏怦怦直跳……但父亲只是对他说,“去喝点凉开水”——这成了他当年接受的主要性教育,现今想来十分遗憾。

  今天起,海内外专家应约前往上理工附小、延吉幼儿园等参加实践工作坊。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丁利民表示,近几十年来,人类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存在着全球性提前的倾向,其主要表现在青春发育期提前和青春发育期完成缩短化这两个方面。小学阶段,就应当提供恰当的、专业的性别教育课程,帮助“准青春期”学生排解成长的烦恼,为此他们开发出全国首套小学性别教育实验教材和家庭版读本《男孩女孩》,将课程起始年段提早到一年级,开展基于男女生差异的教学。

  此次京沪粤的合作调查还表明,当青少年面对性困惑有何途径获得解答【如上表】,通过老师和父母来解惑的比例分别只有10.7%和10.4%,而网络则是最重要的解惑途径,这一比例高达23.6%。今年5月,杨雄等参与修订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指出,要重视儿童青春期人格发育,指导家长充分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度的青春期性教育。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负责人陶文捷表示,根据多个委办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上海也正启动编制各学段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并开展家庭教育立法研究,为家长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

  “你是爸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你是从妈妈的咯吱窝里生出来的”……杨雄坦言,这样的“生命起源”说辞,至今仍挂在当代父母嘴边。他表示,当前青少年性教育虽然较以往有所提高,但仍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青春期性教育,现实中青少年对性知识的获取还是以自我摸索为主。“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学校和家庭、社会携手共建系统的青春期性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作者:徐瑞哲


网址: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54494&time=155928250781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解放日报:30年跟踪调查:性成熟持续“前倾”,性行为“滞后释放”,男生性体验比例超女生一倍.jpg

最近信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