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开大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看开大

上海教育:家庭“劳育”有力量 上海家长学校“五一”直播聚焦家庭劳动教育

上海教育供稿2020-05-25设置

  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他们品德养成的源泉所在,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劳动教育上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5月1日晚,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指导,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和上海家长学校联合推出“五一国际劳动节”专题直播活动,以“劳动教育,从家庭开始”为题,探讨新时代的家庭劳动教育。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又有了“硬指标”,德智体美劳的最后一个“劳”字,不再是可有可无。  

  《意见》指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中处处是劳动的“训练场”,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了30年的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教师付丽旻分享了一个身边的故事。一个在外公外婆的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小学刚入学时,每天从吃早饭到整理与家长矛盾不断。付丽旻建议孩子母亲开始为期1个月的家庭训练计划——告诉孩子外公外婆年纪大身体变弱,要孩子帮助母亲共同承担一定的家务活。从那天起,孩子主动观察起外公外婆的吃饭口味,督促长辈及时吃药、量血压,并帮着洗碗、收拾桌子。一年后,孩子母亲告诉付丽旻,从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到去关心别人。她会时不时地提醒父亲行车安全、提醒母亲避免走路看手机、提醒外公外婆出门散步时多披一件外套。“她妈妈说这哪儿是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更像一个操心的老祖母一样,她牵挂亲人了,心疼亲人了,而且她在生活中具有主动性了。这就是无形大于有形,当我们真的把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激活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共同去创造的时候,劳动就会焕发更多教育的意味,就更加有温度有情感。”付丽旻感慨道。

家长需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  

  过去,不少人对劳动教育存在三大误区。有的家庭存在“重智轻德,重分数轻劳动”的观念,家务劳动意识淡薄,对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家长在家务劳动上过度包办代替;有的家庭中祖辈与父辈对家庭劳动教育的认知不一致,造成对孩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有的家庭把家庭劳动教育仅仅认为是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劳动习惯、劳动价值观、劳动品质等的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校长眭定忠曾在操场上看到一个鞋带松了的小男孩,提醒他“:小朋友你把鞋带系系好。”出人意料的是,小男孩的第一反应是把脚往前伸了一步,等别人帮他。由此可见,他生活中一旦鞋带松了,他的长辈都会帮他系的。“在学校他不知道你是校长,看到一个长辈模样的人他就脚往前一伸——你帮我系吧。”眭定忠总结道,“这反映出劳动教育当中家长的误区。他们认为孩子到学校只要把书读好就行了,不知道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培养的,习惯养成教育、劳动的价值观等都是需要学校在教育当中进行培养的。”  

  庆幸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树立了正确的家庭劳动教育观。上海家长学校通过“云开平台”发布专题调查问卷,向近千位家长调研了家庭劳动教育相关问题。调查统计显示,认为“有必要”和“有一定必要”对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教育的人达到100%。当孩子以学习等借口拒绝参与家庭劳动,家长会“强制要求”的占6.02%,“用礼物代偿”的占10.95%,“做思想工作”的占75.25%。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家庭劳动教育能增强孩子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品质。


上海教育:家庭“劳育”有力量 上海家长学校“五一”直播聚焦家庭劳动教育.pdf

最近信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