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开大新闻

上海电大宝山分校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的“345”实践模型

上海开放大学供稿2005-05-23设置

上海电大宝山分校自开展试点项目以来,努力在科学研究、理念倡导、模式探索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在上海电大“3L教学模式基础上,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探索与建立了学校的“4M教学服务管理模式及与其相适应的“5Q教学质量运行机制。目前,一个具有校本特色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的“345实践模型已经基本形成(见图1)。

(一)“3L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是核心

 1.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导学”功能

3L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教师的地位由主体变为主导,即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导学”的功能。导学活动过程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流程示意图见图2)。

1)注重面授教学并突出教师面授课的导学功能。在实践中,学校从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入手,就如何提高面授教学的导学功能提出三项要求:一是每一位参加试点项目的教师,必须学习和领会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严格按照市电大主持教师的要求,制定课程面授计划,在计划实施中突出导学功能;二是教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示范课和教学研究课等交流活动,探讨面授课的教学方法;三是进行教学研究及学术论文交流,营造探索与实践3L教学模式的氛围。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强化了教师向每一堂课要质量的意识,确保了教师在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保证了面授课的教学质量。

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教师指导工作的导学功能。一是加强对集中性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的管理,制定《关于加强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指导次数、指导规范、指导质量等方面对教师的指导职责作了详尽的规定,以确保教师的导学功能。二是发挥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导学作用。通过教师引而不发、牵而不强的“导”,学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选题等,都能自主完成。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学”能力

实践3L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构建这一教学模式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围绕推动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流程示意图见图3):

1)狠抓形成性考核的教学环节。试点项目开展之初,教师们对形成性考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中期评估以后,随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的确立,学校制定与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关于加强形成性考核管理的实施意见》等,对教师的形成性考核工作加强了管理和激励。由于措施得力,管理到位,教师们对形成性考核工作真抓实干,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也认真对待了,于是作业的收缴率、批改率、准确率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形成性考核促使学生认真阅读与作业,充分发挥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2)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小组。针对开放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三者之间的矛盾,学校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同时,通过辅导员抓学生学习小组的建设,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体现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特色,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经过多年的摸索,在学生学习小组建设方面,学校因时因地因人因需地采用了多种形式。一是按班委管理层次划分。班委干部除班务管理外,还各带一个学习小组,负责教务信息、学习信息的传递;二是按学习需要划分。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按结对帮教组成互帮互学的学习集体;三是按地域划分。即根据学生居住地分布情况就近组成学习小组;四是按单位行业划分。同单位、同行业、同一专业的学生建立小组,便于共同解决面授学习、复习辅导中的疑难问题;五是按自愿原则组成学习小组;六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组成学习小组。上述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3.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助学”功能

 3L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除了发挥教师的导学功能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外,建设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助学”支撑也十分重要。助学服务功能的健全是3L教学模式最终形成的一个基础(流程示意图见图4)。

我们在加强学习资源建设、发挥资源的助学功能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努力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是资源建设的内驱力。学校通过加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的宣传,让学生深刻认识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自觉地使用网络资源。同时,通过授课教师、辅导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支持,帮助学生完成电大各系统资源平台的注册,为他们进入网络学习天地提供各种帮助。目前,学校试点专业学生电大两级资源平台(中央电大的“电大在线”和上海电大的“网上课堂”)的注册率,已分别超过90%

2)加强校园网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打造分校的三级网络平台。不断优化校园网,组织技术力量对校园网改版升级,完善校园网信息发布、课件上网、网上查分、网上诚信监控、分校网上课堂、BBS讨论互动、双向视频等多项功能。特别是分校网上课堂的开发与正式开通,为学生自学和教师导学架设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使3L教学模式的“助学”功能体现远程教学的时代特点。鼓励教师人人动手加强资源建设,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助学”服务。

3)有效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助学功能。电大系统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配备了多种教学资源,如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辅导材料、复习资料等等。学校严格按照市电大的要求,各种资源配备率达100%,及时到位率在95%以上,要求各位任课教师能有机地整合与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助学”功能。

4)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有效资源,为学生学习服务。学校和上海宝山区图书馆形成了合作共建关系。宝山区图书馆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资汛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报刊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文献数据库,并自主开发整合了一批免费网络数据库资源。两家的合作共建关系,使学校能共享各种资源,为学生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文献检索和信息咨询服务,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5)启用“移动校园”系统,提升校园信息化、网络化水平。2004年经过认证,学校与上海蓝卓公司达成协议,正式启用该公司开发的“移动校园”系统,主要针对电大学生业余学习、居住分散的特点,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渠道,为学生提供学习与管理等助学服务。

(二)“4M管理模式的支持服务是基础

上海电大3L教学模式的实现,有赖于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支撑。学校在试点项目实践中,围绕3L教学模式的特点,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试点项目的宗旨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型管理模式。这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必须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和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开展试点项目以来,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学校这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支持服务管理模式——“4M管理模式已成雏形(见图5)。

 4M管理模式由四个管理(Management)子系统构成:教学支持服务管理系统、技术支持服务管理系统、教务支持服务管理系统和后勤支持服务管理系统,简称“4M管理模式。

在探索和构建4M的过程中,学校通过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了一支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的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形成了教学支持服务管理系统;通过资金投入和技术开发,搭建了一个适应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特点,融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互动和远程支持系统于一体的、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支持服务的平台,形成了技术支持服务管理系统;通过教务制度建设、教务技术手段的提升和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和专职教务员队伍)的建设,构筑了一个突出学生为本理念的教务管理服务平台,形成了教务支持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的创建活动和后勤服务队伍的建设,营造了一个有助于学生愉快学习的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性化的后勤服务平台,形成了后勤支持服务管理系统。通过这4个子系统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型教学管理模式——4M管理模式。

在该服务型管理模式的4个子系统中,教学支持服务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因为成人高校实践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源自一支具有开拓创新和高度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所以在试点项目实践中,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目标;既有总体要求,又有具体措施;既抓专职师资,又重专兼结合;既有业绩奖励,又有惩戒约束,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理念与时俱进、业务技能精良,甘愿献身事业的教师队伍,以形成学校开放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措施如下:

 1.队伍建设目标明确。在“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理念的支撑下,20多年来,学校基本建成了一支具有成人高校特点的师资队伍。试点项目开始后,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试点项目相关专业的师资要求,学校又相继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和《队伍建设规划》,对学校中长期队伍建设的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进一步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

 2.规章制度配套到位。一是按上海电大的师德规范要求,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强化教书育人这一神圣天职。二是完善师资管理的规章制度,以使对教师的管理更趋规范。三是颁布并实施《科研成果奖励条例》,积极倡导教师参与学术研究,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四是推出《骨干教师评审实施意见》,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培养方式多样。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式。一是学校内部结对带教。如聘请思想和专业素养较高的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签订带教协议,从思想素质、教学业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给青年教师以指导,使其尽快胜任岗位职责。经老教师带教,三位青年教师晋升为副教授,多位青年教师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科研论文。二是国内外进修培训。学校制定了《教职工培训进修条例》,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近几年学校选送8人出国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有的通过参加国内高校培训后修完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业。

 4.人才引进加大力度。试点项目开展以来,我校累计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人,其中职称副教授以上的5人,学位硕士以上的7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来。

 5.兼职教师管理有序。配置专人进行专项管理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落实专人管理后,兼职教师队伍规模迅速扩大,稳定率也越来越高,保证了试点项目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每学期定期举行兼职教师座谈会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的培训,通过沟通与培训,及时解决兼职教师所反映的有关问题,提高他们对试点项目意义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许多兼职教师在实践中对开放教育产生了浓厚兴趣,多名教师撰写了关于实践开放教育的体会文章。

上述举措使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4M教学服务管理系统更加完备,保证了试点专业的教学要求,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三)“5Q运行机制的质量控制是保障

通过4M管理模式实现3L教学模式,必须凭借一套能保证开放教育质量的运行机制。学校在探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实践中,将“质量与规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大力强化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规范与质量意识,攻克重点、突破难点。

学校的做法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来规范教学管理,将教育质量抓到实处。试点项目开展以来,全校教职员工同心协力,一个旨在保证学生质量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5Q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来(见图6)。

 5Q运行机制由5大质量(Quality)体系构成: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支撑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估体系和质量反馈体系,简称“5Q运行机制。

学校通过贯彻中央电大和上海电大关于试点专业的教学要求,对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了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对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建设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了质量支撑体系;通过建立并执行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考试制度等,实现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形成了质量监控体系;通过采用较为科学的评估方法,建立了一套对教学质量能作出比较客观评价的指标系统,考核与奖惩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绩效,形成了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毕业生的信息跟踪系统和社会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了质量反馈体系。通过这5大体系的建设,以学生质量为中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得以有效运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Q运行机制中,质量监控体系是关键环节。试点项目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大批的合格人才,“合格”的有效保证在于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学校在试点项目实践中,着重加强开放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具体做法是:

 1.质量管理,制度先行

一是坚持并进一步强化了20多年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学校总值班制度、教师授课签到签走制度、教师听课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优秀教案评选制度和作业批改检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对学校教学秩序的维护、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资源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是与时俱进,适应试点项目的深入开展,又先后制定或修订了若干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关于教学事故界定和处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教学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事故界定和处理的若干意见》等等。通过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及后勤保障的监控,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以制度建设保证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

 2.过程监控,落到实处

前馈控制。实行任课教师资格审定制度。任课教师的聘用,一般都提前至前一学期第十教学周左右,经教学系与教务处反复斟酌后由主管校长审定。几年来,绝大多数任课教师均能结合试点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认真施教,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实行授课计划的审定制度。试点专业的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每门课程的面授课时仅为计划学时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这就从时间上迫使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对课程面授过程作出精心安排。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主持教师的课程教学实施细则制定授课计划,充分体现面授教学的“导学”作用,并在新学期前三周内上缴,经所在教学系及校教务处审定后方可实施。

现场控制。完善听课制度。每学期由督导处制定听课评课计划后,组织专家与资深教师听课评课。听课采用不打招呼的随机方式,以期获得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听课后即时召开学生评课会,对该堂课进行无记名测评。督导处汇总测评情况后提出“督导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及其所在教学系。这样的听课评课与反馈,对教学过程起到了有效的督促作用。此外,学校还规定了每学期每位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听课任务,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对学生不满意的课,督导处向学生了解情况,认真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教学系,必要时则更换任课教师。以上做法使教学过程处于可控状态。

反馈控制。完善教师的“教学质量奖罚制度”。此项制度多年前由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实施以来,在控制教学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实行毕业论文的抽查复审制度。督导处在每次集中性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结束后,抽调专人对部分毕业论文、特别是初评成绩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进行复查,以确保进入答辩程序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此项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效果明显,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起到了监督保证作用;开展评优活动。学校每学期对在教学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教师,经过一定的民主评议程序,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学校参与地区教育部门有关“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评选,学校有多位教师获得了相关称号。学校还将进一步推出校级“骨干教师评审制度”,树立先进,鼓励广大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为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3.信得过考点”,常抓不懈

首先,加强考试管理队伍的建设。学校按照市电大的统一要求,每学期对全体考务和监考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培训分前后两次,一次是在考试前,对参与考试工作的全体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要求每一位受训者完成“考试监考人员业务培训测试卷”,保证每一位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熟知监考流程和相关要求;第二次是在考试期间,在每一场考试开始前的考试准备会上,由主考和考务人员对每一位监考人员进行业务再培训,明确当场考试的具体要求。由于培训措施到位,在多年的考试实践中,学校打造了一支业务熟练、责任性强的考务与监考人员队伍;

其次,加强诚信教育。针对诚信考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加大了诚信教育的力度。一是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期末复习阶段集中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的教育;二是通过班级辅导员利用班务会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的教育;三是在每一场考试前,由监考人员对考生进行诚信考试的教育。通过反复教育,学员考试很少违纪作弊,考场井然有序。

第三,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考试的服务意识。学校在试场安排、试场服务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冬天考试尽量安排朝阳教室,夏天考试尽量安排背阳教室;考点设置停车场、医疗点,布置警戒线,张贴示意图,公布考试信息,设立导考员,全方位地为考生提供优质服务。学校还尝试考试验证承诺制度,方便个别带证不全的考生。此项人性化制度得到市电大的认可并已在上海电大系统全面推广。

学校考点的规范有序在上海电大系统已形成品牌。2001年荣膺全国电大系统“信得过考点”称号;20027月,接受中央电大考试飞行检查大队的抽检;20047月,又是上海电大系统唯一接受中央电大巡考专家组蹲考检查的考点。中央电大专家组在蹲点检查后对学校的考试管理、考场秩序作出了高度的评价。由于学校在考点建设上的突出成绩,20049月,上海电大对学校进行通报嘉奖。

上述情况表明,学校开放教育质量的监控体系“5Q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该体系对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特别是试点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最近信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