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开大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看开大

第一教育:学习型乡村该怎么建?上海经验在这里

第一教育供稿2019-12-13设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为了贯彻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2019年12月9日,“长三角学习型乡村建设研讨会暨第八届社区教育上海论坛”在上海市金山区举行,会议以“学习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160余位代表共同参与本次会议。2019年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品牌项目建设的“上海经验”也在论坛上与来自长三角各地的专家见面。

打好文化牌

  有着近700年历史的商榻阿婆茶起源于青浦区金泽镇蔡浜村,青浦区社区学院联合金泽镇社区学校、蔡浜村开发了青浦市民学习读本《商榻阿婆茶》,制作了15集社区教育系列微课《商榻阿婆茶》,重点介绍阿婆茶的文化内涵,提升阿婆茶的知晓率和文化传承力。通过打造阿婆茶文化品牌,丰富阿婆茶的吃茶过程,赋予阿婆茶文化内涵和治理内涵,增强阿婆茶文化的软件建设,为传承阿婆茶非遗文化创设条件。

  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把农耕文化作为教育村民、凝聚人心的一种力量,开设“礼耕堂”“百姓讲堂”“工地党课”“手作课堂”等精品课程,以“农耕文化之旅”为主题开展人文行走活动,传承浦江农耕文化。将老仓库打造成“文化客堂间”,开设影音视听室、农家书屋、文化工作室、便民服务室等,作为乡村睦邻点的延伸拓展,使“文化客堂间”成为村民文明修身、文化传承的精神客堂。

  嘉定区马陆镇大裕村结合“勤劳、文明、自强、创新”的“大裕精神”,利用金陶百姓客堂、潘家农廉苑作为活动阵地,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宅舍文化,开展一系列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利用村域内的文化资源,组织“非遗课堂”、各类书画展览、家庭格言征集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邀请市民宣讲团优秀讲师、绿色低碳家庭代表、环保干部等举办绿色讲堂,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提升美丽乡村内涵。

开拓线上学习渠道

  松江区华亭峰泖资源联盟选取了泖港镇泖港村、小昆山镇港丰村、佘山镇新镇村、石湖荡镇新源村作为学习型乡村建设试点村。泖港村积极扶持建立线上学习团队,开展团队建设指导,定期将线下活动的照片和信息上传到上海学习网。港丰村等几个村由于距离社区学校有一定的路程,社区学校派送了几名优秀志愿者教师到村进行学习指导。新源村积极推广“荡里文化五微课堂”,即微讲堂、微沙龙、微公益、微故事、微摄影,打造“和谐、和乐、和善、和暖、和美”的荡里文化。

打造创新创业新平台

  浦东新区新场镇新南村为返乡创业青年筹建了“新南乡创中心”,可开展技术培训、沙龙、体验活动,是一个集展示、体验、交流、学习、服务为一体的创客空间。项目采取返乡青年+创客的模式,为有想法的年轻人提供学习交流、创业指导、技术培训、资源对接等综合服务,成为返乡创业青年和有志乡村创业年轻人的头脑风暴场、创新策源地、技术培训课堂,使他们在农村这块广袤大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金山区张堰镇建农村创新农业转型发展思路,打造墙门里田园综合体,既在有形的农业种植园上下功夫,也更加注重培育具有特色的墙门里文化。通过开展科普培训、农耕体验、亲子采摘等活动,培育农耕文化氛围,让“墙门里”成为城市人沉浸式体验的好去处。举办母亲学堂,开展化妆礼仪、盘扣制作、绿植养护和插花等课程,提供各类活动丰富村民生活,提升村民精神文明素质,使美丽乡村更富有内涵和气质。 

  “乡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型社会由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乡村共同组成,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大国、学习强国,不能忽视学习型乡村的建设。”上海开放大学校长、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袁雯强调,深入开展学习型乡村建设,要找准乡村特色,用新的思路引领学习型乡村建设;要紧抓文化纽带,用新的内容满足村民的多元学习需求;要创新学习方式,用新的途径建造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据悉,上海正在努力将学习型乡村打造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亮点工程,探索超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让乡村不仅有入眼的景观,更有走心的文化。经过了2017年的论证策划、2018年的启动实施、2019年的全面拓展三个阶段,目前,已经设立37个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特色项目,建立48个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试点村,在本市九个非中心城区实现全覆盖,打造了15个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品牌项目,该项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到有序运行、持续推进、规范发展的道路。

作者:陈之腾


网址: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9859900_30597_dyjy.html?app=1

第一教育:学习型乡村该怎么建?上海经验在这里.jpg

最近信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