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开大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看开大

东方网:玩、读、做、悟、舍、了——终身学习“六字诀”漫谈

东方网供稿2023-08-21设置

作者 上海开放大学 王伯军 张佳昊 李学书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的是全新的和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家庭和社会生活,要与之适应,就必须通过终身学习,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养护自己的心灵。因此,终身学习思想已经被人们接受。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改变“一次性学习”适用终生的观念,开展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强调不同年龄阶段的重点各有侧重,儿童在“玩”中学,少年在“读”中学,青年在“做”中学,中年人在“悟”中学,退休后在“舍”中学,高龄时在“了”中学。

  儿童在“玩”中学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借此开启人生的“最先一公里”。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儿童自然喜欢游戏。儿童尤其是幼儿的社会性很弱,做事情的动机多出自本能的自发。“以快乐为主导”的游戏,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追溯历史可以发现,游戏在中西方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游”的源流可追溯至孔子和庄子的思想,着眼于情感陶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就是说三四岁小朋友们经常玩的“过家家”游戏。《孟母三迁》中孟子在学宫旁选择了“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这类游戏。与中国有所不同,西方“游戏”的源流则可追溯至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的思想,着眼于理性和艺术情操。总之,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尊重儿童的兴趣,对待儿童就应该像对待小树苗一样,给予春风细雨般的呵护;让孩子在“玩”中学是最理想的启蒙教育方式,以达到“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的效果。

  观照如今教育中游戏精神缺乏的现象,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着眼于培养道德感情的游戏以及古希腊着眼于培养理性的游戏,把儿童需要学的东西变成游戏的形式;这是幼儿教育者的责任和工作,就好比儿童的消化能力不好,我们要把食物变软、变烂一样。勉强孩子学习那些枯燥的东西,会打乱孩子内在的和谐;而一旦儿童神奇的、完美的内在心理机制被扰乱和破坏,教育就事倍功半了。因此,现在很多幼儿园和父母急功近利,以孩子学东西为成功的目标、为炫耀的资本,从而泯灭孩子美好天性的做法,应该坚决避免。

  游戏作为幼儿教育起始阶段的“寓教于乐”形式,贴近幼儿生活实际,从儿童身边就近取材,让幼儿手脑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培养儿童协调能力,促进心智发展。当前幼儿课程游戏化和开设游戏化课程就是对学前教育功利性的纠偏,借此促进儿童感知和理解真实生活,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儿童的智力和学习力。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集体游戏更是如此,通过玩游戏可以开发儿童合作意识,体验协作的价值,激发兴趣,培养如何做人;富有挑战的游戏需要儿童应用脑筋,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格,收获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喜悦。

  幼儿也须阅读,阅读是幼儿正式学习的重要方式,良好阅读习惯培养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喜爱读书的孩子更爱动脑思考问题,将来上学后学习能力也会更强,相对来说情绪更为稳定,个性较为冷静,能自我约束,知识面宽广。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培养幼儿认识世界和理性看待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除了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外,关键是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让他们保持“玩”的心态,这样才能顺其天性,维系阅读和欣赏的习性。例如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等都是中国古代儿童语言教材,是用来训练孩子对对子,通过有趣又丰富的内容让孩子摸索语言的规律,训练思维。

  当前,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市场上供儿童阅读的资源特别丰富,阅读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和方式非常重要。这里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特征和兴趣倾向。因为婴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挑选绘本应切合儿童生活的题材,采用朗朗上口、简练易懂的文字,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二是阅读材料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儿童缺乏判断甄别能力,阅读比较随性,老师和家长应帮助孩子筛选那些科学和正确的阅读文本,关注阅读伦理,同时根据孩子的特点引导儿童在阅读时,保持正确坐姿,防止伤害眼睛,劳逸结合,提高阅读效果。

  少年在“读”中学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成长关乎民族复兴和中国社会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少年意味着孩子成长进入第一个关键期,大脑发育渐趋成熟,因此,“少年正是读书时”,可以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正规教育了,以便“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中华传统蒙学教育具有道德教化、习惯养成、语言积累、知识延伸等多种功能,把无形的儒家文化转化为礼仪规范、思想材料等有形载体,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情感体验教育。它以立人修身为首要目标,以日常生活为关键进路,以礼仪规范为基础内容,以孝悌教育为启蒙核心。朱熹主张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将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少年学习还需立志,立常志,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有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的襟怀。中国传统教育就强调立志成圣贤,《大学》从性善论的思想出发,认为“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但这种善性必须经过不断学习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使人的“明德”发扬光大,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就是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致知”。“诚意、正心”是指个人内心的保养,要做到

  自欺,即使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严守各种道德规范。意诚之后,就可以排除一切干扰,使内心合乎儒家的中正原则,对待任何事物都能做到不偏不倚,这就叫“正心”。“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关于学习方法,中国古代学者强调为学贵在自求自得,注重立志、学思结合、知疑善问、自我省察、相互切磋等自主学习原则,主张遵循启发式的、少而精的教学原则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学有所悟”和“学以致用”就是今天提出的深度学习的思想来源,体现为“理解之深”“涉猎之广”和“运用之实”的深度学习目标,“多连博贯地掌握知识”“具备创新性思维能力”“自主地投入学习过程”“体验高层次情感参与”的深度学习表征,以及博学阶段贵在“重专精”、慎思阶段务须“善自省”和笃行阶段尤应“倡协作”的深度学习过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已蕴含了如此的深意。

  但现实生活中,进入叛逆期的青少年厌学,甚至早恋情况比较严重。造成学生厌学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之分,内在原因最主要的是学习动力不足,心智活动差。外部因素包括学校教育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同伴交往因素等,需要学校和家长协同进行引导,增加一些户外实践活动,情况严重的可以进行心理治疗。

  青年在“做”中学

  毛主席1936年12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对青年来说,离开校园不是学习生涯的结束,而是在社会的大熔炉中边做边学的开端,须在职场中不断学习,能够立足自身工作岗位,重视和谐工作氛围的营造,强调职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不断推进事业发展,是一个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要点。

  青年首先要想做事。想做事是一种心态,一种激情,是事业心、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能做事、做成事的前提,更是做事创业的基础和动力。想做事要想清楚“为谁做”,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都要明确立场。为自己、为家庭做事本身没有错,但会因为格局和目标太小,面对棘手问题或挫折而动力不足,容易退缩。对广大青年干部来说,更应该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生命线”,主动为群众谋利,真正帮助百姓解决“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想做事还要想清楚“做什么”,根据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事业发展方向,同时保持善学善思习惯,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不断领悟事业发展要点和关键。想做事还须想清楚“怎么做”,这是工作方法论的大事,要通过调查研究厘清各项工作的设定条件、约束条件,明确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做好阶段性目标和推进路径的规划,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自觉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更不能一得自矜、以偏概全。

  青年要有想做事的自觉,也要有能做事的本事。能做事是能力和本领的体现,是做成事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能。做事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要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要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当遇到困难时,要有着“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信心,将逆境当作提升能力与坚定信念的试金石,铭记自己最初确立的目标与方向,从而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发挥出独有的作用。要树立危机意识,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要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施策,要善于集中和整合各种力量处理主要问题,要善于甄别和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化危为机。对广大青年干部来说,要有大局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着力锤炼“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善于谋划,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全面权衡、科学决断。

  做成事,是想做事、能做事的目标。成事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原则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三者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学习,因地制宜做好工作。曾子曾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朱熹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就是做到不失原则而又灵活变通。做成的事不一定要多么伟大、多么惊人,既注重业绩,也要注重自我品德的修养,事实上自我修养也会推动自我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个人成长的步伐更为坚定。

  中年人在“悟”中学

  经历青年时期打拼的中年人,应该适时“停下来”,收收心,即“开悟”。孔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要想进入“不惑”、“知天命”的境界,重在多“悟”。孔子之学,从“志于学”、“立”到“不惑”,这一人们熟知的生命历程,可谓人生境界思想的发展主线。“不惑”、“知天命”的境界正是人生阶段性的目标和象征,是成为与君子圣贤人格相应的儒家修养的境界普遍范式,代表着人生臻于成熟的境界和成就。

  “悟”的前提是通过博学修养君子人格,通过躬行、自省完善君子人格。人生中的大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中年人“求其放心”就是不断思考这些核心问题,拥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与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悟”出扎实的、属于自己的观点,才不会被潮流的风向动摇,从而能够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做出符合情境的最优判断。因此,这种“悟”呈现了我们一生所追寻的生活道路和生命价值状态,成为了世世代代不断追求的方向。智者不惑,不惑于名利权情;而智者之所以不惑,并非仅仅是知识丰富,而是更多地指具备德性,能够为善去恶。

  “悟”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定之规,“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是“悟”;王阳明所谓“致良知”,也是“悟”。而佛教中的“开悟”,就是让烦恼、计较、分别、贪婪、嗔恨以及所有这些阻碍我们、障碍我们的东西,回归到本来清净那种圆满状态,从而增长智慧。《坛经》有言:“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即一个人觉悟了自己的本性,才能处于本来清净的状态,才知道本来清净的状态含容世间万法,用本来清净无为的心才能开悟。有的人通过读万卷书,统揽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经典之作,生成大智慧;有的人通过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在实践中丰富个人阅历而“开悟”。“悟”的方式尽管不同,但唯有从每个人生活最真切的体悟出发,并一直坚持,“悟”的过程一定会带来某一刻醍醐灌顶的觉悟,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之前困扰你的问题所在,昭然若揭,这一路的风霜与奔波都是值得的。

  鸟儿早出,晚归,是一个“放心”和“收心”的过程。人生之“悟”的过程也是经由青少年放飞心扉,到中年学会抹去浮尘,点亮“心灯”,从而召回那颗心;这是漫长的,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践行。“悟”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是深度学习的思想来源,我们可以通过“悟”来完成对个人自身的认识,在天人互动中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从而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平静和安详。

  退休后在“舍”中学

  人生中的儿童、少年、青年和中年时代是在“做加法”,而退休后则要学会“做减法”。“取”与“舍”一直是人生的最高智慧,年轻时总忙着做加法,不断进取,退休后不妨从“舍”开始,维持人生自然发展的平衡,享受人生的新风景。《周易》有言:“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在没有向导猎鹿时,君子应该考虑到穷追不舍不如放弃,若继续贪恋林中的鹿,结果则会转向反面。

  一个人拥有了更多时间来回顾人生的起伏,可以将取舍的学问渗透于生活,逐渐形成整合一生的智慧,从而开启新的社会生命。人的一生皆有梦想,但是并非全部会实现。德国伟大的作家歌德曾梦想着成为画家。然而,即使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绘画,也始终无法取得不俗的成绩。一次偶然的机会,歌德欣赏到意大利画家的作品,猛然意识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取得那样的成就,于是他毅然放弃绘画,转而投身文学创作。试想,如果你选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你越努力反而“沉没成本”更大。过分的执念,无疑是压在肩头的人生重担。

  退休也意味着人们走过了“为学日益”的时代,往往有更有时间来发展业余爱好,这是根治“退休综合征”的最佳方法。这个阶段的终身学习贵精不贵多,安心于某项兴趣的深入钻研,并将个人人生体验整合于所学事物、所钻研的学问之中。例如,在学习中国写意山水画的过程中,细细琢磨“舍”与“取”作为艺术意境塑造的灵魂所在,画家黄宾虹先生曾经说过:“对景作画,要懂得‘舍’字,追写状物,要懂得‘取’字,取舍不由人,取舍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挥毫。”

  今人做事,求官爵者、求财利者络绎不绝,但体会到“取舍可由人”的平衡之妙,才是一种圆融于世的通达选择。佛经亦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的智慧就是取舍与选择的智慧。人生在世,功败垂成,皆在取舍之间。若是一意孤行,负重前行,定当惴惴不安,不可终日。所以说我们要体会的“舍”,就是如何一点点卸下过高的、不现实的奢望,放弃许多,才能够得到更多。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越努力越幸福,而在于取舍的选择。退休后,不少人选择回归家庭,值得注意的是,当子女成年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一味地给予和要求,而是要学会放手,尊重子女自身的成长。正如龙应台的《目送》所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平衡,有的时候不仅仅在于你的付出与奉献,更在于家人相处之间的界限与尊重。

  学会“舍”,并不是“无为”,更不是“躺平”。有些老年人退休后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看不出什么老态;这可能跟他退休后,没有把退休当作学习、用脑的停止有关。他们精神生活丰富充盈,接收各种新信息、新观念,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自己喜欢的事。美国著名画家摩斯奶奶直到87岁时才开始绘画创作,直到今日还能在美国各个博物馆见到她的画作。她曾说,绘画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自己忙碌起来,而且要多与年轻人相处,这可以让老年人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也会让快乐常驻心间。最长寿的奥斯卡影后路易斯·赖纳在接受采访时,把自己长寿的秘诀归功于好奇心和求知欲,“世界上有无穷的知识需要人们去探索,掌握这些知识是多么不可思议。我还有很多事情不知道。”

  高龄时在“了”中学

  当人进入高龄时段,生死的困扰如同暴雨前的阴霾,退潮后露出的海岸,无法避免,也不能回避。生与死的话题,不再是哲学讨论与假设,而是成为了每个生命的终极之问,我们必须逐渐学会直视死亡,在“了”中学。“了”就是明了,了断。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却说“不理解死,怎么能理解生?”其实生与死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两面,进入老年阶段特别是高龄时段,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要知生死,必须理解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还有什么未竟之事。面对死亡,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对于死亡,你最恐惧的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没有充分地体验生命,只会带来更多的遗憾和愧疚,反而会害怕面对死亡。李泽厚先生写道:“慢慢走,欣赏啊,活着不易,品味人生吧。‘当时只道是寻常’,其实一点也不寻常。即使‘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它融化在情感中,也充实了此在。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死亡,克服‘忧、烦、畏’。”这番解读赋予死亡以禅意与诗意,他用关注当下的点点温情覆盖了由死亡恐惧所产生的缕缕寒意。所以死亡也可以是温暖的。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则提出了生命的“波动影响”的概念,他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来找他做咨询,年轻人说自己之所以找到这里,是因为二十年前,自己的母亲预约做了几次咨询,母亲告诉自己,心理治疗师是如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欧文·亚隆看来,这就是持续多年的波动影响。我们的人生体验中总有些东西会对他人的生命体验产生波动,比如某种特质,某种教导,或是我们带给他人的安慰,这些有意无意的“波动影响”,会让我们的生命以其他的形式继续存续,就像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虽然已经离去,但其美德、智慧,却会通过文学、诗歌等形式,以及与人相处时所传递的爱与善良,口口相传,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些温度。波动影响,让所有遇见的生命,彼此相连。

  台湾余德慧的《生死学十四讲》,有助于我们“了生死”。该书指出学习生死学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看破今生,走向虚无;而是让我们对现实世界不过分的“执着”,随缘一些,进而能够以一种更智慧的心境面对自己的人生。一方面,因上努力,尽心尽力;另一方面,果上随缘,不立亦得。“不立亦得”出自于《坛经》,原文是:“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意思是,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无论最终发展是“立”还是“不立”,都能接受,且都有所得。这是一种积极的“随缘”心态,凡事尽力去做,然而对结果却不过分执着,顺其自然。


网址:http://edu.021east.com/node2/jypd/n5/20230821/u1ai57511_K20.html

东方网:玩、读、做、悟、舍、了——终身学习“六字诀”漫谈.jpg

最近信息
返回原图
/